- 注册时间
- 2011-11-28
- 最后登录
- 2024-10-29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9812
- 精华
- 2
- 帖子
- 1453
|
和弓の矢(感谢青岚院的分享)
和弓今天正在使用的矢是在箭竹的一端安装镞,另外一端安装箭羽和箭尾制成的。矢的长度是在单臂长的基础上,加上几份手指的长度,这样的矢在安全性上比较好。而制作矢的匠人被称为矢师。
鏃(やじり)
镞是为了增加穿透力也是为了保护箭杆而在一端安装的金属器。在旧石器时代、绳文时代、弥生时代,石、骨、角、木、竹被用来制作镞。在弥生时代后期,制作镞的主要材料却急速的转变为铁。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出现各式各样的镞。现在铁制的镞依旧在被使用,但是也有人在使用珍稀的黄铜镞。箭镞分为内插式和被帽式(外套式)两种,以被帽式为主。因为被帽式在长期使用磨损之后,可以便利的更换新的镞。在持矢的时候,日置流往往是握着矢的部分,根据流派的不同,被握住的地方也被称为板付、矢根。
在战争方面,一般将小而轻的箭簇用于远距离打击,反言之,大而重的镞被用于近距离。刃的部分宽大的镞用于未穿铠甲的敌人,镞细而无倒钩的镞用于穿着铠甲特别是穿锁甲的敌人。镞上无刃,微粗且重的镞是以身着板甲的敌人为对象而设计的。除此以外,也有便于缠绕引火用的破布的火矢镞。而镞也不仅仅是坚硬的铁镞,泛着铜绿的铜镞,中弹之后会四散飞溅的石镞也有使用过的记录。而木头做的镞往往是用来做捕猎飞禽的道具。
箆(の)
即箭杆的部分,在汉字上被称为篦(音:币)。以往都是竹制作的,因而被称为矢竹。进来相继出现了铝或碳素纤维制成的篦,这样的篦往往收到学生们的亲睐。
根据篦的形态,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一文字
像一字一样,从先端到尾端,粗细没有变化,这是现在的主流。
杉成
先端最为粗大,向尾端的方向渐细。
麦粒
中央最粗,两端渐细。在空气的抵抗作用中,其震动率很好。为了远射且不减低威力,远矢和镝矢往往采用这种篦。
一组矢中矢竹节的位置应该一致,一般一根矢上有四个竹节。
分为
射付節(いつけぶし)
在镞后5厘米的位置,持矢的时候,小笠原流之列就持这个部分。
箆中節(のなかぶし)
在矢的中点稍稍靠近箭镞一侧的节
袖摺節(そですりぶし)
在矢的中央稍稍靠近箭尾一侧的节。穿着传统服装的时候,因挨着袖子的褶皱而得名。也被称为押取節。
羽中節(はなかぶし)
在箭羽中的节
矢羽(やばね)
矢羽(鷲)。下面的是甲矢、上的是乙矢
矢羽就是被安装在矢上的羽毛。鹫、鹰、天鹅、火鸡、鸡、鸭等各种各样的鸟类的羽毛被广泛的采用,特别是鹫和鹰之类猛禽的羽毛被当作最上品而倍加珍视。从中古到近代,也变成了武士之间相互馈赠的礼物。能够使用的部分是从翅翎到尾羽这样一个较大的范围。尾羽最外侧的被称之为石打的最为结实,而且因其稀少,价格高昂而被珍视。鸟类的羽毛分为表和里,由此划分为两半来使用,由此矢也被分为两种。矢在飞行过程中,顺时针旋转的被称为甲矢,逆时针旋转的为乙矢。甲乙两矢合为一对,称之为一手,射箭的时候是从甲矢开始。
现在竞技用的矢全部有三片箭羽,箭羽也都有相应的名称。
走羽(はしりば)
矢搭着弦的时候,上侧垂直的羽毛。
頬摺羽(ほおずりば)
矢搭着弦的时候,在引弓手下侧,拉弓时触碰到脸颊的箭羽。
外掛羽(とかけば)
矢搭着弦的时候,
矢を弦に番えたとき、向こう側の下にくる羽。頬摺羽对面的羽毛。
矢羽是被被称之为矧(引)的丝线固定在篦上。在这个基础上,靠镞一侧的矧被称为本矧,靠箭尾一侧的矧被称为末矧。由此,制作矢也被称为「矢を矧ぐ」
此外,矢羽也可以被单独的称为羽。
矢羽の数
两片羽是比较原始的羽数,后世往往被当作仪仗而用于仪式中。为了飞行轨道的安定性而安置四片羽毛的矢是不会旋转的。而三片羽能使矢在空中旋转,从而强化镞对“的”或目标的杀伤力。
筈(はず)
矢的末端与弦接触的部分被称为之筈(音:括)。古代的筈只是将篦的尾端切开后插入的。现在有角、塑料之类制成的筈。筈在插入之后,用被称为筈卷的丝将之缠绕,以防脱落。和镞一样,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脱落,破损的情况出现之后,不得不进行替换。
因为弦卡进筈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现在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依旧被称为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