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弓箭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6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传统弓的精度问题--以逻辑语境为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15:01: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国人看问题的视角逐步陷入了一种“不探原理而渴望结果”的怪圈。在认识客观世界上主要体现为两个极端。

   1:不左就右的极端---要么附加感情色彩的全盘肯定一样事物,要么全盘否定。
   2:过分追求“有”与“没有”的形式逻辑辩证法,而忽视了客观的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结构逻辑相结合的理性思维。
   举个例子,同样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国人学来就变成了教科书上“有”的“劳动造人”,得到一个《资本论》的剩余价值价值理论,教科书上就“有”了“剥削视域下的工人养活资本家”,得到一个万有引力定论,就成了教科书上有的“万有引力定律定律极其附属公式”。“有”的极端衍生出认知的绝对,而这种绝对潜移默化并理所应当的束缚着我们的认知。

  我不搞自然科学,但我认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道,必须来源于一种理性的自我创造性,开发性思维的认知。仍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在与很多学者交流的时候,我得到了一种反思。具体体现在,当我们获得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时候,不应当是受一贯思维轻易去接受一种教条,而是理性思考,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否等同于进化,进步与进化的辩证逻辑思维又是怎样。人类的产生是形式逻辑的进化还是结构逻辑的必然。伴随着这种思维,我们认识资本论的时候,就会慢慢探寻资本论最大的价值在于1+1>2,即买卖的伟大在于增值,即找到差价。如若将此理论视为剥削理论的经典,那么资本论也必将随之推演出我们一贯接受的1+1<2的圈层。

  就连我也一样,总是认为自我所一贯接触的认知体系是科学的,可是真正在与一些学者交流的时候,却发现只要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形式逻辑的怪圈,那么我做认为的科学认知体系就会立刻崩塌。进而来看这种思维,看待万有引力,我们便会更多的联想到,苹果落地这个过程蕴含的时空美妙与时空衍伸,而不是落地的结果带来的刻板的公式推演。

   开篇说这么多“没用”的生硬的东西,不是为了以全然的废话来充当文字系数,而是成此文的一种必要铺垫。由此衍伸出一种是否可以为大家接受的视角。

   1:跳出形式逻辑的束缚,结合辩证逻辑与结构逻辑来梳理我们的认知。既然这是一个哲学的框架,请允许我以哲学来做喻。我们常说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的。对唯物主义熏陶下的我们来说,科学的认知应该是物质在先,精神在后。而衍生出的不科学的认识在于,不能因此就推论出唯物主义比唯心主义科学。就像不能以如此先后关系就推论出植物比动物伟大。低等动物比人伟大。
  2:跳出一贯思维“有”与“没有”的怪圈,其实科学的认知不在于“有”或“没有”的争论,而在于“有”与“没有”中间的时空地界的探寻。
  当然,一贯的,传统的,潜移默化的思维定势仍将会影响我们,直到永远。

   好了,终于言归正传。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传统弓真实的精度该是怎样的。请以我个人为例,做一次评说,玩弓箭的2年来,理想主义的我收到了种种认知和实践上的挫折,转而了当下的沉思。

   第一次参加比赛交流活动是在成都的箭馆里,当时大家打十米,反曲每箭让传统一环,其结果地中海玩松武的我,淋漓尽致地输给了反曲。第二次又是在箭馆,同样的规则,我又输给了反曲。犹记得那时就幻想能够P赢一次反曲,为传统证明。为此我拜师苦练蒙古式,大拉的小拉的,靠位的不靠位的都练了,最后选定在可以靠位的小拉锯。好了,到了下一次成都比赛,我排名第六,前五名除了一个传统的地中海,余下的都是美猎。去年春节回家去郑州的箭馆做交流,总算了赢了一次,松武射蒙古,十米赢了下瞄的反曲。接下来是泰兴比赛,都是传统,我进了前六,这个结果不好不坏。再接下来就是蒙古比赛的折戟,打了50多环,不管规则和器械的客观因素吧,依然是离名次有一段距离。前几天回成都后,又赶上了一次比赛,是成都本地俩箭馆的交流活动。我被邀请去代表一个箭馆打团体赛,我以传统射蒙古,参与了秃弓组,可我发现就我一个是纯传统,其余五个人有四个是美猎,一个下了瞄的反曲,且都是指副打法。其结果,成绩最差的是我。

   我相信很多资深的传统发烧友都有和我一样的心态,就是渴望赢一次其他的弓种。当然这不是炫耀心理的作祟,这更多是一种人之常情,是存在于每一个弓箭手心中的追求和自豪。就像真正的勇士,难道谁不渴望做一个“空手入白刃”的英雄呢?这种思潮本来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可错就错在我们陷入了形式逻辑的怪圈,讲这种形式逻辑极端的演绎到了极致。

  形式逻辑告诉我们,都是弓,都在射,都是人,人定能以努力换回收获的果实,唯有加紧苦练,找寻名师,翻译古籍,笔录他法,学习真技,规范射形,兼修品德。唯有如此,我们方能一步步进入神明,演绎纪昌学射,重塑辕门射戟。这有错吗?按照这个框架来说,其正确性无可厚非。可是世界的本质就是无常的变量,世界需要形式逻辑,可更理想的思维应该是形式逻辑,辩证逻辑与结构逻辑的结合体。

  辩证的逻辑告诉我们,科学与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器械的人性化科学化发展,武器的分丛分野迎合了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科学射击实践,迎合了人们对于武器本身之前所没有认知到的细化与分丛。由此观之,传统,美猎,复合,反曲的分野便一目了然,各自迎合了不同人群的射击实践诉求而已。现代弓的出现更多是迎合了人们对于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不同诉求下的射准实践。虽然传统弓在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中充当了各个场合射准实践的承载,但是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的武器分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器物的分化,逐步走向了广为丰富的开发。任何弓的本质都是为了射准,这是器物的原始自然属性,此处不谈射礼,只谈器物的本质属性。就像我们谈武术,他的本质属性应该是技击,而文化,则是技击发展到一定层面的事情。因此,在射准的前提下,没有细化的原始笼统器物与细化后不断分丛的现在器物过分的去对比,在辩证逻辑的框架下真有点螳臂当车。

  结构逻辑告诉我们,还拿我为例,虽然我的练习实践与练习刻苦程度与箭馆里练习反曲的弓友基本相当,可为什么我一次次输给了他?这是一个个结构网交织出来的一种真实结果的体系。首先是完备的教学体系与不完备的教学体系之间的博弈。是规范的射形与不规范的射形之间的博弈。是更有利于射准的器物与相对不利于射准的器物之间的博弈(进口碳箭与国产木箭,箭台与无箭台,soma护指与坡扳,瞄准器与自我感官)。因此说,结构逻辑更像是一盘围棋,一子失误,全盘皆输,因为纵横十九道,本真就是一个潜在的交织结构网,在这个结构网中去厮杀,必须考虑到同盘的思维,在练习量大致相等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形式逻辑稳固的前提下,在结构逻辑上我已经输不的不一颗子了。

  诚然言之,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钟爱的弓种。就像我们可以选择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是一个道理。但是不能因形式逻辑的怪圈,推倒出强加的,不合理的你我联系。不能因为形式逻辑的选择,就否认形式逻辑的缺陷。我们喜欢传统无可厚非,但不能将传统弓理想化地推演到极致。就射准而言,我们可以追求射准,但是必须承认器械在同一性的同时存在着局限性,特殊性。

  因此,不能将所有认为的期望与理想,都交给无规则的器械去解决。如今反观,先前拿传统去挑战指副美猎,反曲,甚至复合的思维真是有种既豪迈,又悲壮。而真正的教化应该是点化英才的教育,而不是培养烈士的教育。

  器械的分丛与射准的重复性:
  简言之,器械的分丛,正是迎合了某种意义上人们对射准的可重复性诉求。举个简单的例子,40米射靶。
  复合可以专注并随意地重复中靶心的精准,或许重复的概率会有百分之百。反曲可以做到相对容易地重复,但相对复合或许稍微多的依靠练习者自身射准机能调节因素的辅助,因此这种重复的概率就下降到了百分之六七十。到了传统,可以说,我们专注的是某个偶然中靶心的重复和演绎,由于器械对于射准的局限性,这种重复射准的概率就下降到了偶然的直观体现。有谁能保证他的传统弓能够一次次重复射准的概率呢?

  常见很多群有人讨论,某某用传统,40米射中瓶盖,50米射中苹果。其实这就是形式逻辑的怪圈。试问你可以重复这种射准的重复吗?你真实40米中瓶盖的概率有多少?你重复这种概率的能力有多大?是的,偶然的命中,谁都有可能。就是一个刚学射箭的小白,甚至是40米扔石头蛋子的青少年,都有40米打中瓶盖的概率。可是如果你是千分之一的概率,难道就可以演绎成形式逻辑下百分之百的实力吗?在我看来什么才是40米射瓶盖的水平,在有人在场监督的情况下,如果你一组箭有4--6根击中瓶盖。那我可以认同你是40米打瓶盖的传统弓水平。

  且再说有人经常炫耀,他打败了复合,他打败了反曲。这本身扔是一个形式逻辑的怪圈。首先要问,你打败了什么样的复合反曲,你打败复合反曲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你若是打败了复合反曲的新手,那也没什么好炫耀的。一箭定胜负的前提下,你刚好蒙中十环,而复合刚好九环,你也没什么好炫耀的。再有就是,你能重复你打败复合的概率吗?就算你真正打败了复合,你就能下结论,传统弓是可以精度媲美复合的神器了吗?退一万步说,即使世界上真正出现了传统弓秒杀复合的高手,这足以改变世界的系统逻辑认知吗?能普遍的复制你这个个体吗?不能。就像某个太极拳教练真的打败了散打高手,但总体散打的高技击性,可复制性,永远要大于当今太极拳的无章性。

   因此,每每见人说他传统造诣如何如何,40米中瓶盖,我不羡慕。
   每每见人说他传统造诣如何如何,P掉了这的反曲,那的复合,我不羡慕。
   每每见人说他要为传统扬名,挑战复合反曲美猎,我祝福,但扔不羡慕。

   对于当下的传统,我其实想说。
  “在一路上,我们准求射准,可是我们纠结,我们挫折,我们反思,我们明知射不准,但心中扔不能放下准求射准的决心和勇气。明知射不准而射,是一种勇气,这种勇气随着年轮的流逝,会沉积为一种厚重的底蕴。渐渐地我们不再螳臂当车,渐渐地我们臻于平静。我们从专注十环的快感,渐渐转而体会射准的重复,渐渐地淡忘这种重复,走向一种单纯的“射”,复归,复归到单纯的“射”,射本身才有意义,这种复归可以促进射准的进步,然更多的是沉淀出一个真实的自己与客观的认识。说传统弓的魅力在于精度射准未免过于极端,说传统弓在于修身养性未免过于抽象。“准”与“修身养性”坠入了“有”与“没有”的形式逻辑怪圈,我先前说过,其实科学的认知不在于“有”或“没有”的争论,而在于“有”与“没有”中间的时空地界的探寻。因此我说,在我们的射学实践中,不必过度专注于“射准”与“修生养性”的存在,转而探寻其中间的广阔时空地界,那么:
   当我们拉开弓定格在天地间,此刻不管是初学者之“弓驾驭人”还是熟练者之“人驾驭弓。”这些疑问都会在中国人对矛盾的张力和保持中化解于“人弓合一”的追求与表现之中。一射,一生之道。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沙发
发表于 2013-9-7 23:27: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独占獒头 于 2013-9-7 23:30 编辑

当人们被很多假象所迷惑时。恰恰忘了事物的本质性。所繁衍出来一切就造成了很多。有另辟蹊径。也有节外生枝。不管你达到什么程度。这个度恰恰反映印证了你的质与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3-9-8 14:39: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武 于 2013-9-8 14:40 编辑

我借着颈椎病已经一年半没射箭啦,其实有个心结,就是想忘记地中海式,最近开始恢复射箭,蒙古式,但还有点纠结,看了蒙古的几个射箭比赛,几乎,我说几乎都是地中海,更甚看了藏族一个比赛,居然是射准反曲和角弓pk,都是地中海,倒是现在我们内地的射手在固执顽强的执着于蒙古拇指射法,包括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被射法本身迷失啦。。。谁能教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3-9-8 14:56:15 |只看该作者
文武 发表于 2013-9-8 14:39
我借着颈椎病已经一年半没射箭啦,其实有个心结,就是想忘记地中海式,最近开始恢复射箭,蒙古式,但还有点 ...

朋友你好,我在本板块发的一篇文章《维度语境下前蒙地分开模式的思考》您可以看看。希望对您有帮助。
其实我想说的是,不是我们被遗失,而是我们在探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5#
发表于 2013-9-9 21:04:12 |只看该作者
以前玩弹弓,我不相信10米能中一元硬币。
练了一年,大概射了20000左右钢珠,
我发现,10米射中一元硬币真的能容易。
运气好10中7或8,
运气差也能中4到5下。
看了一个记录片,非洲有人用弹弓15米射水果梗,代替手工摘,百发百中。
奇迹无处不在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13-9-18 14:42:31 |只看该作者
文武 发表于 2013-9-8 14:39
我借着颈椎病已经一年半没射箭啦,其实有个心结,就是想忘记地中海式,最近开始恢复射箭,蒙古式,但还有点 ...

兄弟  有时间 咱俩一起玩
虚则无所不受!静则无所不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14-2-28 12:54:19 |只看该作者
非常棒的文章!充满了理性的思辨精神,很读了几遍。本人正处在  加紧苦练,找寻名师,翻译古籍,笔录他法,学习真技,规范射型,兼修品德 阶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8#
发表于 2014-4-5 13:50:38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受益!!!大师这篇文章直接点中当今社会的弊端,为什么我们中国搞研究的越来越少,走捷径搞拿来主义的越来越多,社会进步发展的越快,越需要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来支持,中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应该慢些脚步,把现有的成果做扎实,虽然鄙视小日本,高丽棒子,但不得不敬佩他们的执着精神和民族傲骨,虽然有朋友会说那是我们老祖宗传给他们的,但看看我们今天,老祖宗呕心沥血给留下来的国粹精华我们又保留多少,恰恰是被我鄙视和看不不起的国外人为我们保留并发展了下来,我们的根在哪里,民族的魂又是什么,这需要我们现代人好好思考的问题。向大师好好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4-4-6 18:45:42 |只看该作者
jsxz_ll 发表于 2014-4-5 13:50
好文章,受益!!!大师这篇文章直接点中当今社会的弊端,为什么我们中国搞研究的越来越少,走捷径搞拿来主 ...

兄弟你好,我不是啥大师,都是爱好者,以后多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中国传统弓箭论坛 ( 闽ICP备12002809号 )

GMT+8, 2024-4-20 20:41 , Processed in 0.19981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