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弓箭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礼记·射义第四十六》(附参考译文)(转)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19:20: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礼记·射义第四十六》(附参考译文)

李军阳
2008年10月29日初稿
2011年5月24日第二稿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参考译文:古时候,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举行射礼前,必然先举行燕礼;卿大夫和士在举行射礼前,则必然先举行乡饮酒之礼。所谓燕礼,其目的就是要人明白君臣上下各自的本分和道义;所谓乡饮酒之礼,其目的就是要人明白长幼有别,自有天然的秩序。

【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参考译文:所以射箭之人在前进、后退、转身和反身的一举一动之间,时时处处体现合式、中礼的恭敬精神与威仪。射箭时,诚心诚意,敬重其事,精神高度集中;身体端正挺拔,威而不猛。然后执弓搭箭,站立稳如泰山,开弓安详大雅,双手肩臂平直,胸开背紧,构成稳固的“十字直线用力”之“人弓系统”。如此,则心平、气和、体正,整体用力而不见着力痕迹,自然能够从容审视目标、弓、箭和视线范围内的一切外部条件,迅速做出判断并及时修正,“人弓系统”越来越稳固,时机一到,后手果断的轻轻撒放,箭则应弦而清脆疾飞。唯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射中目标,才能明白射中与不中的原因,并且合式、中礼。因此,从射箭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判断出射手的行为品质如何。

【其节,天子以〈騶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蘋〉为节,士以〈采蘩〉为节。〈騶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时也;〈采蘋〉者,乐循法也;〈采蘩〉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子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职为节。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功成则国安。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参考译文:举行射礼的时候,还要应和着雅乐的节奏和唱词所表达的道德规范来射箭。有关的节奏和道德规范是:天子以〈诗经·騶虞〉的节奏和道德规范来射,诸侯则以〈诗经·狸首〉的节奏和道德规范来射,卿大夫则以〈诗经·采蘋〉的节奏和道德规范来射,士则以〈诗经·采蘩〉的节奏和道德规范来射。〈诗经·騶虞〉表达了朝廷治事机构、官职以及仁道施政的完备。〈诗经·狸首〉表达了诸侯应安守本分,按时向天子朝贡和述职。〈诗经·采蘋〉表达了卿大夫应遵循法度。〈诗经·采蘩〉则表达了士应兢兢业业,不失职守。因此,天子应以政事和施行仁政为准则,诸侯应以按时朝贡天子为准则,卿大夫应以遵循法度为准则,士应以不失职守为准则。所以,明白各自的道德规范的意义,恪守本分,不失其事,则各有建树,功成名就,并且能够涵养德行,安身立命。各自修养德行,安身立命,天下就不会有暴乱之人祸;举国之功成则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了。因此说,射礼是可以用来培养和观察天下之德行的。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参考译文:因此,古代的天子以射礼来考察、甄别诸侯、卿大夫以及士的德行和才艺。射箭是男儿大丈夫的本分事,所以导入礼乐来加以熏陶和教化。在各种技艺之中,能够穷尽礼乐之精神,而又能经常举行以培养德行的,唯有射礼了,因此仁德之王就非常注重射礼。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
参考译文:古代天子的制度规定:诸侯每年向天子献国事之书(类似现代的述职)、贡品和荐举贤士。天子则在射宫中举行射礼来考核被推荐的贤士。谁的容体、举止合乎礼乐,且射中目标之次数多的,就可以参加天子的祭礼;相反,谁的容体、举止不合乎礼乐,且射中目标次数少的,就没有参加天子祭礼的资格了。所贡献的贤士能够多次参与天子的祭祀,贡士的国君就能获得褒奖;所贡献的贤士多次没有资格参加祭祀,贡士的国君就会遭到谴责。经常受到褒奖的国君就会被加封领地,而经常遭到谴责的国君就会被削减领地。所以说:射礼之目的就是要培养德行,并通过在射礼中的优秀表现来得到天子的认可和褒奖。

【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故〈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君臣相与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参考译文:因此诸侯国的君臣都尽心尽力去从事射礼,在射礼中修习礼乐。君臣都用心修习礼乐而被放逐、流亡的事,从来没有过。《诗经》说:“王的曾孙诸侯,在完成献宾、献公、献卿、献大夫等四献之礼后,就开始射礼了。在座的大夫、君子、众士等济济一堂,不分大小,共同侍奉在国君处。又燕饮来又射箭,又欢乐来又荣耀。”就是说,君臣在射礼中各尽本分,同修礼乐,各自安适、欢乐和荣耀。所以天子把射礼作为定制,而诸侯则敬重有加。这就是天子不用武力而能安养诸侯,诸侯则能自我警醒、修正的措施了。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賁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悌,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僅有存者。】
参考译文:孔子与弟子在矍相这个地方的一个射圃里演习射礼,围观者多如人山,密如人墙。射礼进行到确立司马的时候,孔子使〈子路〉手执弓箭出去延请想参加射礼的人,子路说道:“败军之将,亡国的大夫以及求做别人后嗣的人,不得进来,其余的都可以进来。”大概走掉了一半人,进来一半人。射礼完毕后,要行旅酬礼的时候,孔子又使〈公罔之裘〉和〈序点〉举觯告诫众人:“年轻时孝悌,老年时好礼,不同流合污,修身自爱,死而后已,诸位中有这种德行之人吗?有则请上宾位。”大概又走掉了一半人,留下了一半人。〈序点〉又举觯告诫众人:“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活到九十、百岁之高龄还能言行合乎道义,诸位中有这种德行之人吗?有则请上宾位。”这时,仅有少数人能留下。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参考译文:就是说行射礼的时候,射者容貌举止可观,身体行动就如言语论述一般,可以表情达意,体现出射者行射前后的存心处心之所在,所以射者的行为方式具有言语般的抒陈(绎)功能,透过射礼传递出“身心之所安所处”(舍)。所谓绎,就是抒发自己的意志、志向的意思。因此,心平气和,身体端正,就能开弓安详大雅,人弓系统稳固,从容审察目标,及时做出判断和修正,如此才能确保射中。所以说:升堂射箭之时,身为人父的可以把目标视为父亲的角色标准来看待,身为儿子的可以把目标视为儿子的角色标准来看待,身为领导的可以把目标视为领导的角色标准来看待,身为下属的可以把目标视为职位的角色标准来看待,以此来自省、自律,以身作则,各尽本分。所以射箭之人,各自把目标当作自己的志向来射。因此,天子的大射礼叫做射侯,所谓射侯,就是以射礼来考察诸侯,举止中礼,合乎雅乐节奏又能射中的则有褒奖,否则就要被谴责了。

【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进爵绌地是也。】
参考译文:天子将举行祭祀,必先在泽宫演习射礼。泽,就是选择贤士的意思。在泽宫演习过射礼后,再到射宫中举行射礼。射中的就能参加祭祀,射不中的就不能参加祭祀了。不得参加祭祀的诸侯就要遭到谴责,并被削减封地;能够参加祭祀的诸侯就会受到褒奖,并增加封地。这就是进爵加封或者削地的意思。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榖也。饭食之道也。】
参考译文:因此生下男孩,就要用桑木做的弓和六支蓬梗做的箭,分别射向天、地和四方。天地四方,是男儿大丈夫发展事业的志向所在,所以必须先使他有志于所要发展事业的地方,然后才敢用粮食喂养他。这就是身心养育之道。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参考译文:射箭,体现了仁德之道。射箭要求端正自己的身心后才发射,没有射中时,不怨天尤人,反过来进行自省、自修和自正罢了。孔子说:“君子与人无所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都讲求礼让而得;非要有所争,就是射箭的时候,因为射箭讲求正诸己,羞耻于不能战胜自己,所以有积极向上的争心了。然而,这时的良性竞争更要讲求礼敬的精神,做到揖让而升堂射箭,揖让而降堂对饮,这是君子立身处世的风范和气度。”

【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
参考译文:孔子说:“射箭的人如何射?如何聆听雅乐诗词?能够做到遵循雅乐的节奏和诗词所表达的道德规范来发射,每发都能中式、中礼和中的,大概只有贤者吧。如果是无德无才之人,又怎能中呢?”

【〈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
参考译文:〈诗经·宾之初筵〉说:“有的放矢,祈求不用被罚饮酒”。祈,是求的意思,务求射中而不用被罚饮酒。因为酒是用来养老和养病的,务求射中而不用被罚饮酒,就是要证实自己是身心健康的,有德行的,无需通过饮酒来养身以及警醒自己注意涵养德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7 20:21:43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
竹箭网http://www.chinabambooarrow.co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7 20:40:17 |只看该作者
亮哥辛苦了  好资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中国传统弓箭论坛 ( 闽ICP备12002809号 )

GMT+8, 2024-5-5 13:42 , Processed in 0.11975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